趣味知识,冷知识,让你涨知识!

发现、传播冷知识,让知识更有趣!

2019-09-22

俗语「不三不四」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俗语「不三不四」一词是怎么来的?

成语溯源——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 6 个爻,俗称 6 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 6 个阶段。 第 3 爻第 4 爻处在 6 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大道

俗语「不三不四」一词是怎么来的?

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