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张爱玲的历史冷知识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味知识!

      张爱玲(1920—1995),本名张煐,后因入学需要,母亲黄逸梵(又名黄素琼)以英文名Eileen译音,易名爱玲。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动上海文坛。1952年离开中国大陆,其后赴美。在美国期间翻译了清代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韩邦庆著),著有文学评论《红楼梦魇》。

  • 与母亲疏远
      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和父亲发生冲突后被关了起来,后来她逃了出来投奔母亲。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让她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而母女间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地以一种不易察觉的形式在慢慢地激化。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 一举成名
      1942年,香港沦陷,张爱玲回到上海,这时她选择从事文学创作为生。当时,张爱玲租住赫德路爱丁顿公寓(常德公寓,现址上海市常德路195号)51室(1942年迁至65室),与姑母张茂渊为邻。
      最初,张爱玲为英文报刊撰写影评。1943年春,她见到了上海著名作家和编辑周瘦鹃,获得赏识。在1943年和1944年的两年间,张爱玲连续发表多篇轰动性的中短篇小说,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一举成名。
  • 奇装异服
      张爱玲在上海时,喜欢穿奇装异服。当时在上海漫画家文亭所绘的「上海女作家三画像」中,同时期在上海活跃的著名女作家苏青和潘柳黛分别被定义为「辑务繁忙的苏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张爱玲的特征则为「奇装炫人」。
  •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