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历史上有哪些「怂人」?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味知识

    时代牛人多,怂人更多,当然也有把怂当手段的。

  • 「怂宰相」汤思退
    拜秦桧之流的「高人气」所赐,「南宋多奸相」的名号一直响亮。
    但秦桧死后「接班」的汤思退,却更是生动证明:南宋何止有「奸相」,更有「怂相」。
    其实,乍一看去,这位汤思退大人还真是个好官,此人不但一身文采风流,公认南宋诗词创作的代表人物,为官也清正廉洁,丁点黑钱都不敢拿。
    这么一个「画风清奇」的人物,怎会入了秦桧法眼?
    就靠了他的怂,平日就擅察言观色,待人接物唯唯诺诺,秦桧眼皮底下十分乖,这才长期深受信任,终于在秦桧蹬腿咽气后,顺风顺水爬上宰相高位。这下该挺直腰板了吧?
    人家的风格,是更怂。
    如果说待人接物「怂」,还是个性格问题,汤思退却把这「怂」风格,直接用到国家大事上。
    彼时南宋,经过秦桧之流卖力胡糟,已是「生理萧然」的惨状。
    身肩大任的汤思退,除了秀自己的廉洁外,基本啥事都不作为。
    南宋王朝的战备,也就接着断崖式下跌:在汤思退的「怂」治理下,南宋连打造兵器的工匠,都只剩了八百来人,各路部队缺衣少装备。
    待到完颜亮南侵时,疲废已久的宋军一度节节败退,「怂相」汤思退也在唾骂声里下课。
    幸亏关键时刻,南宋还有虞允文刘錡等英雄挺身而出,北方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终于把凶残的金兵怼回去。
    可宋孝宗即位后,颠颠回任宰相位置的汤思退,「怂」风格依旧。
    在与金军的谈判里,干脆一跪到底,金国这边啥都还没答应,他就慌不迭的拆除边境军备,下令宋军放松警戒,还把二十多名主战大臣下了牢狱。
    如此大礼,金军当然笑纳,赶忙翻脸打了一把,毫无战备的南宋再次溃败,楚、濠、滁等州落了人家手里。
    这表现,简直是把脸伸过去让人打。
    如此怂表现,也终于叫南宋举国悲愤,七十多名太学生上书「去斩汤思退」,最终被流放的汤思退,也在惊惧中死去,可南宋的偏安不思进取,依然丝毫没改。
    毕竟,有跪久了的南宋,才会有怂习惯了的汤思退。
  • 「怂钦差」张佩纶
    晚清落后挨打,热血青年却从不缺,张佩纶就是知名的一个。
    这位官宦家庭出身的才子,李鸿章大人的乘龙快婿,少年时就以机敏著称,待到科举入仕,瞧见大清受洋人气,那更是气的眼通红,一张嘴就像个机关炮,谁官大就找谁开火。
    骂了一圈朝中重臣后,又被清政府量才使用,调到总理衙门搞外交,上了谈判桌又继续开火,指着英国公使巴夏礼的鼻子骂,扬言「难道还想再来一次战争吗?」
    十分涨国威。
    单看这些事,这张佩纶哪里是怂人?
    分明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待到1882年,中法战云密布,长期「硬汉」形象的张佩纶又接到重任,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的事宜,雄赳赳来到福建。
    两年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拨率六艘军舰闯入福建马尾港,兴奋的张佩纶准备卷袖子大打一场时,他这才恍然发现,自己踩坑里了。
    彼时的清政府,对中法战争这事,本身就意志不坚定,人家军舰堵在马尾港口上了,清政府还严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
    怒火中烧的福建水师将士,只能干看着法国舰队进入港口,且占据有利位置。
    可扛了这口大锅的张佩纶呢?
    眼看朝廷没态度,自己也就破罐破摔,竟连基本的战备都不做。
    而待到1884年8月23日下午13时56分,当准备充足的法国舰队突然不宣而战,向福建水师发起袭击时,听到炮声的张佩纶,竟吓得当场晕倒,随后就被亲信急匆匆抬走。
    他这一跑路,原本就毫无准备的福建水师大乱,隆隆炮声里,各级高官纷纷逃命,只留下各舰中下级军官们浴血抗敌。
    半个小时的血战,成了中国近代史又一耻辱:福建水师521人阵亡,舰队全军覆没——在自己家门口,被人家团灭。
    这刻骨铭心的耻辱里,平日里喊打喊杀,关键时刻怂到晕倒的张佩纶,又何尝不是彼时大清,无比生动的写照——打不过人家,真不止是装备问题。
  • 「怂代表」陆征祥
    如果说上面两位「怂人」,让人或愤怒或哭笑不得,那么下面这位民国「怂人」,或许更让人一声叹息:民国外交家陆征祥。
    北洋时代的外交官里,陆征祥是出名的老资格,他在晚清时期就担任了驻俄大使。1901年中俄边界谈判时,他更是现场翻译,并以其详尽的笔墨,记录了晚清外交官杨儒在沙俄刀兵下悲愤抗争的一幕,且留下虐心感叹:「「这些记录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最悲惨、最耻辱的时代。」
    但陆征祥那时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命运会让他步前辈杨儒的后尘,继续以外交官的身份,亲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悲惨耻辱时刻」:日本逼签「二十一条」。1915年,民国初建中国百废待兴,西方列强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却向中国伸出了贪婪的手:强迫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一旦接受,中国的经济军事命脉,就将完全操纵在人家手中。可不接受又能怎么样?欧美列强忙着一战,谁管你中国的事?北洋政府积贫积弱,真开战坚持不了几天,几乎无解难题。
    关键时刻,陆征祥扛起了这口锅:担任谈判代表。
    面对日方的咄咄逼人,他的法宝就一个字:怂。
    每周三场谈判,每场开始时,陆征祥都会低声下气做二十分钟开场白,正式谈判开始后,他还会殷勤的给日本代表倒茶。
    每次唇枪舌战,他更是慢条斯理,每句话都极尽奉承之能事。
    就这么连哄带拖,每场谈判,日本费尽心思,却没几句话说到正题上,咄咄逼人的威胁,几番对话下来,活活就被带跑偏。
    如此连拖带怂,也为北洋政府赢得了宝贵的斡旋时间,压力越来越大的日本,最终也做出让步。
    正式签字的「二十一条」,其实只剩下了十二条,其中最为凶恶的几项条款全数删除。
    作为亲历者,陆征祥尽力了。
    但这番尽力,也成了陆征祥本人,一生难忘的耻辱。
    甚至1945年抗战胜利时,已经移居比利时的陆征祥,也发出了扬眉吐气的感慨:「三十年来,我一直为此(《二十一条》)深深负疚…今天,我看到被日本践踏的祖国主权一一收回。」
    而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夜时,远在比利时的陆征祥,生命已到最后尽头。
    他病故前的遗言,只有「中国」二字。
    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老外交家,对国家强大的期盼,直到弥留之际还如此强烈。
    但相信,那个弱国无外交的时代,已不会再来,今日强大的中国,已如他所愿。
  •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