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寿的《三国志》是世界上第一部用纸写的书。
- 土匪帮派里分「里四梁」「外四梁」,也就是通常说的「四梁八柱」。「里四梁」是炮头(带头往前冲的神枪手)、粮台(管放粮管吃喝的后勤保障)、水香(负责站岗放哨的)、翻跺(相当于军师)。「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负责看管绑架来的人质)、花舌子(负责联络沟通以及给被绑架的人质家属送信)、插千(打探情报)、字匠(也叫先生,专门写绑架信的)。
- 土匪黑话
土匪黑话里有些挺有意思,我随便说几个。比如管饺子叫飘洋子,饼叫翻张子,大米饭叫抻腰子(想不通是为什么),鸡蛋叫滚子,月饼叫齿轮子(这个挺形象),戒指叫韭菜叶(更想不通),抓俘虏叫捡蘑菇,死了要说睡觉,睡觉要说脱条。蛇叫钱串子,蜈蚣叫草鞋,猫是兰花马,蛤蟆是大花鞋。
- 六月六,一块肉。
明代时候,在鲁西南一带有种特殊的风俗,当地人66岁的时候无论到底是哪天的生日,这一年的生日一定要在六月初六的时候过。要做很多好吃的,以求延年益寿,叫「六月六,一块肉」。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习俗了。
- 滕王李元婴
滕王李元婴是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此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作为,在艺术上倒是颇有成就,工书画,擅音律。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对这个弟弟倒也很关照,任他逍遥自在。而李治对这位叔叔却是怎么也看不上,一上位就开始恶整他。某次封赏众人,大家都发五百匹绸缎,而发给滕王的却是两车麻绳。还公然宣称,滕王的钱够多了,赏些绳子串钱就好了(还有一位蒋王也被送麻绳羞辱)。李元婴最初的封地是山东滕县,但因为他太能闹腾,激起民愤。李治就把他迁到苏州,之后又贬到洪州。李元婴也不在乎被贬的到处跑,到了洪州就建起一座高楼,每天依旧拉人饮酒作诗,好不自在。那座高楼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滕王阁。李治听闻此事后又下旨把他贬到滁州,「环滁皆山也」,李元婴到滁州之后就天天游山玩水,依旧快活。没过多久,李治知道了他在滁州的「事迹」之后再度下旨,又把他赶去隆州。隆州比较荒凉,没有什么山水景致。李元婴就挑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每天在亭子里画画。隆州蝴蝶多,李元婴就每天画蝴蝶。练的多了技艺越来越娴熟,后来开创了一个画派——滕派蝶画。
- 为什么将卖妻的人称为「五奴」?
《教坊记》中有一个叫苏五奴的家伙,这家伙的老婆很漂亮,又能歌善舞,惹得不少人流口水。有几个人就想了个办法,准备轮流劝苏五奴喝酒,把他灌醉,然后……呵呵,你们懂得。这苏五奴倒也坦率,大大方方的说,你们只要给我钱,我喝米汤都能醉,不用浪费酒了。后世便以此为典故,将卖妻子的人称为「五奴」。
- 亡命牌
古代死刑犯背后插的那个木牌叫「明梏」明清时候民间俗称「亡命牌」。电视剧里都是写个「斩」字,再画个红圈。其实应该是写上犯人的名字和所犯罪行。刑场的位置各个朝代都不一样,北宋在五朝门,明代在西四牌楼,清代最熟悉,菜市口。
- 还精补脑
古代有一种养生秘术,叫「还精补脑」。具体做法就是在射的一瞬间用手指按压输精管,使其逆行入脑,可以补充精元,健康长寿。古人认为精液是有限的,是生命之液,如果用完了人也就要走了,所以格外珍惜。其实根本不可能,不过这种「还精」的方式倒是被世界上很多民族作为避孕方法来用,近现代欧洲人当中还间或可见。我国在60年代发行的生理卫生小册子中也曾积极推广这种方式来避孕。
- 南书房的酱缸
清朝的南书房原本是供皇子读书的地方,后来到了同治光绪时期,都没有儿子,这个书房就空置下来了。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太监们就搞了十几个大缸在这放着做酱。宫里头每逢大小祭礼,点心吃不完,就赏给太监。太监也吃不完,就扔到那大缸里做酱。晚清时候,要与洋人打交道。外国人来觐见皇帝,得先让他等着,再去请皇帝来。在哪等呢,就南书房没人,空着,就把洋人领那去。也不知道谁想的主意,让这帮洋人和酱缸坐一块,一个个熏的脸都绿了。
- 有趣的官职趣事
古代有些官称挺有趣,比如汉代有个官职叫「大谁」,是管门禁的。周代的「大罗氏」,专门抓鸟捕兽的。「飞龙使」,唐代养御马的。「太和山提点」,明代管道士的。「巨帅」,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设立的官职。「卡伦侍卫」,清代边疆设立管理游牧和贸易的。还有一个「劝爽」(这个容易想歪),这是南诏政权里的官职,类似今天的人事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