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饭就塞牙,竟然暗示了这种疾病?

冷知识专辑,趣知识专辑

    实在是「无齿至极」!
    现在有些人年纪轻轻的
    就是个「无耻之徒」了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20-39 岁的中青年
    已经成为了种牙的主力军



    这让我不禁好奇起来
    是不是大家都不重视自己的牙齿呢?
    要不,我们随机抓一名粉丝问一问



    请问你是否有
    「一吃饭就塞牙」的情况出现呢?



    如果你经常有这种情况
    那么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
    ——牙龈
    看看它是不是变少变小了?



    牙龈向牙根退缩
    导致根面暴露
    牙齿看起来「变长」、牙缝增大
    导致食物反复塞牙

    这其实是一种病!
    症状叫「牙龈萎缩」



    这种病会导致
    暴露的牙根变得敏感
    根面磨损、龋损



    正常情况下
    牙龈和牙齿结合的顶点
    距离牙槽骨顶点的垂直高度
    始终保持着 2 毫米的
    神奇距离



    而我们表面所看到的牙龈萎缩
    其实并不是牙龈变少了
    而是牙槽骨退缩了

    当牙槽骨萎缩
    牙龈也会追随牙槽骨往下缩
    从而暴露出更多的压根部

    想要准确判断自己是否有牙龈萎缩
    可以使用「牙髓外露自测法」



    找一根牙签
    在牙齿发红的根部碰一下
    如果非常疼
    那就是牙髓外露了

    牙龈和牙槽骨
    为什么会萎缩呢?


    刷牙方式错误



    牙刷毛过硬、刷牙太大力
    总爱像「拉大锯」一样的横向刷牙
    不仅会在牙齿表面留下一道道沟
    还会磨损牙颈部的组织



    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牙龈萎缩
    牙髓暴露、甚至有松动掉落的风险

    除此以外
    还可能是你有

    牙结石或牙周炎症



    根据《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
    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的
    数据显示:
    15 岁的牙石检出率为 73.6%
    35-44 岁牙结石检出率为 96.7%

    牙结石是沉积在牙齿表面的
    已经钙化的牙菌斑和牙垢
    容易吸附细菌和赃物



    还会压迫牙龈导致发炎出血
    演变成严重的牙周病

    长时间堆积会导致牙槽骨被腐蚀
    牙龈就会向牙根方向萎缩



    错误使用牙签

    你是不是经常用牙签剔牙的时候
    会导致牙龈出血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牙龈退缩

    不用牙签
    直接用手指抠的
    (说的就是你)
    也会造成牙龈萎缩
    建议使用牙线剔牙



    牙齿咬合习惯不好

    比如有些人会习惯性的
    用一侧的牙齿咀嚼
    让另一侧的牙龈长期闲置

    闲置的牙龈缺乏功能刺激
    就会使得牙龈、牙槽骨吸收萎缩



    牙列不齐或错位

    还有一部分人的牙齿结构不太好
    牙齿拥挤或缝隙大
    食物就容易发生嵌塞

    时间一长引起牙周炎和牙龈炎
    就会导致牙髓萎缩



    戴牙套不注意卫生

    对于一部分正畸的人群
    在矫正牙齿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牙套的清洁
    也会让牙菌斑沉积导致牙龈萎缩

    同时,矫正过程中
    需要向嘴唇方向移动牙齿
    如果力量太大
    牙槽骨也容易吸收
    导致牙龈萎缩



    假牙不合适

    如果你已经戴上了假牙
    固定活动假牙的挂钩设计不合理
    也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

    导致牙龈萎缩
    烤瓷牙的边缘过长
    长期压迫牙槽骨
    牙龈也会随着牙槽骨萎缩





    如果是肉眼看不到的
    轻度牙龈萎缩
    吃冷热食物不会刺激到牙齿
    通常是不需要处理的

    但如果看到明显的牙龈萎缩
    比如牙齿变长了、牙缝变大了
    牙龈变少了等等
    并且已经对冷热刺激敏感

    那就需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了
    比如改变刷牙习惯
    或者请医生治疗等



    但如果发现的太晚
    牙龈已经退缩的太多
    那萎缩的牙龈就再也长不回去了

    对于个别的牙龈萎缩情况
    口腔医生可以用「膜龈手术」来解决
    也就是一种牙龈美容术
    将其他部位的牙龈组织取下来
    移植到牙龈萎缩的地方



    总之
    好好刷牙防患于未然
    才是牙齿最好的美容术


    - END -


    » 更多 牙齿冷知识 疾病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