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冷知识专辑,趣知识专辑

    有多浪漫?
    一鲸落,万物生~

    2020 年 4 月 2 号
    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
    圆满完成 22 次深海任务
    返回三亚码头

    他们还带回来
    一个令人惊喜的重大发现
    在中国南海首次发现鲸落



    阳光滋养,万物生长
    最清澈的海水
    200 米以下也是漆黑一片

    对于人类来说
    这是幽暗神秘的世界
    对于深海生物来说
    却是繁衍生息的乐园

    巨鲸身躯偶然落下
    化作深海荒漠中的绿洲和孤岛
    一个崭新的生态系统就此点亮
    供养万千深海动物百年之久



    当预感死亡临近
    鲸会寻找一片深海
    孤独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

    生命渐渐消逝,庞大的身躯沉入深海
    下坠过程将经历数月之久
    吸引了万千动物前来觅食
    一套神奇而精密的独立生态系统
    就此拉开序幕

    鲸落会经历四个演替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是生命奇迹的演绎


    从鲸死亡的那一刻开始
    便已经步入了第一个阶段
    ——移动清道夫阶段

    随着庞大的尸身逐渐沉入海底
    盲鳗、睡鲨,还有少量的
    石蟹、鼠尾鱼



    以及数百万海洋甲壳动物
    得到盛宴般的款待
    它们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
    是鲸落的第一批受益者



    40 多个物种的清道夫
    一群一群地覆盖而上
    鲸落每天可为食物匮乏的深海
    提供 40-60 公斤的珍贵养分



    5 吨重的幼鲸可让此阶段的
    生态维持 4 个月之久
    35 吨的巨兽则可让清道夫
    饱餐 9 个月,甚至多达 2 年



    直到 90% 的组织分解
    清道夫们才饱腹而去
    多达 20 多种小型生物纷纷而至



    鲸落生态进入了它的第二个阶段
    ——机会主义者阶段



    多毛纲、涟虫目,以及蜗牛为首的软体动物
    以机会主义者的姿态在鲸尸残骸上安家落户



    在这一阶段,鲸落甚至培养出了
    属于自己独立生态系统的新物种
    ——食骨蠕虫



    人肉眼难以辨识的养分
    可以为小动物们创造 4-5 年的生存空间
    直到最后一丝血肉被蚕食殆尽

    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吗?
    恰恰相反,好戏才刚刚开始

    机会主义者离开后
    此时进入了第三阶段
    ——化能自养阶段

    鲸落生态系统开始发挥它的独特「魅力」
    大量厌氧菌进入鲸骨内
    丰富的脂质被分解并产生硫化氢
    出现类似深海热泉口的富硫环境
    深海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贻贝、帽贝、蛤蜊、以及海螺等生物
    在鲸骨周围攀附生长
    微型生态供能系统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硫化过程极其的漫长,需要 50 年
    甚至长达 100 年
    等到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彻底消耗干净
    最终,鲸落化作了一堆礁石

    这便是鲸落的最后一个阶段
    ——礁石阶段

    再也见不到鲸优美而庞大的身躯
    只能看到栖居着无数动物的礁岩



    这一次
    它会在海底沉眠更久
    直到化成一粒粒深海白沙
    一场悲壮而浪漫的鲸落
    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

    到细菌,到贝类,从甲壳类
    到鱼群,近百年的时光
    数以千万的生物繁衍生息



    一切的一切
    都要从一头鲸的坠落说起
    鲸的死亡,凝聚生的希望
    为了寻找这一份希望
    科学家们曾跋涉千山万水



    每年,大约有 70000 头鲸
    在迁徙途中死亡,随机坠落
    在茫茫汪洋中寻找自然鲸落,如同大海捞针
    全世界也只不过发现了 50 座而已

    为寻找鲸落,科学家发掘了
    人造鲸落的方法
    ——他们把海滩上搁浅死亡的鲸鱼
    送回海底,追踪鲸落过程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格雷格·劳斯
    接收了一只搁浅的鲸鱼
    这只丑陋腐烂的鲸鱼
    他起了美丽的名字——花蕾

    格雷格·劳斯坚信,当它深眠海底
    它终会重新绽放生机



    四年后,年迈的格雷格已经退休
    学生们回到海底看望「花蕾」
    它身上附满了各种颜色的生物
    如同真的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



    - END -


    » 更多 鲸鱼冷知识 死的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