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子


——冬葵子(《本经》)


【异名】

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


【植物形态】

冬葵(《本经》),又名:葵(《诗经》),葵菜(《说文》),露葵(《尔雅翼》),冬葵菜(《救荒本草》),滑菜(《纲目》),卫足(《鲜芳谱》),马蹄菜,蕲菜(《医林纂要》),滑肠菜(《宁都州志》),金钱葵、金钱紫花葵(《挚经室集》),冬寒菜(《植物名实图考》),冬苋菜(《分类草药性》),茴菜、滑滑菜、奇菜。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被疏毛或几无毛。叶互生;掌状5~7浅裂,圆肾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掌状5~7脉,有长柄。花小,丛生于叶腋,淡红色,小苞片3,广线形;萼5裂,裂片广三角形;花冠5瓣,倒卵形,先端凹入;雄蕊多数,花丝合生;子房10~12室,每室有一个胚珠。果实扁圆形,由10~12心皮组成,果熟时各心皮彼此分离,且与中轴脱离,心皮无毛,淡棕色。

分布全国各地。


本植物的根(冬葵根)、嫩苗或叶(冬葵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


【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形扁平之橘瓣状,或微呈肾形,细小,直径约1.5~2毫米,较薄的一边中央凹下,外表为棕黄色的包壳(果皮),具环形细皱纹.搓去皮壳后。种子呈棕褐色。质坚硬,破碎后微有香味。以颗粒饱满、坚老者为佳。


目前商品所用的冬葵子,大多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考冬葵子与苘麻子在诸家《本草》中均各列守条,效用亦不相同,参见"苘麻"及"苘实"条。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及蛋白质。花含花青素类。鲜冬葵含单糖6.8~7.4%,蔗糖4.1~4.6%,麦芽糖4.5~4.8%,淀粉1.2%


【性味】

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滑,平。"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

入大小肠、膀胱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小肠、膀胱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气分。"


③《本草求真》:"入胃、大小肠。"


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

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


②《本草经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


③《别录》:"疗妇人乳难内("内"一作"血")闭。"


④《药性论》:"治五淋,主奶肿,下乳汁。"


⑤《本草衍义》:"患痈疖毒热内攻,未出脓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窍,脓出。"


⑥《纲目》:"通大便,消水气,滑胎,治痢。"


⑦《本草通玄》:"达诸窍。"


⑧《本草汇》:"下胞衣。"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


【宜忌】

脾虚肠滑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黄芩为之使。"


②《得配本草》:"气虚下陷,脾虚肠滑,二者禁用。"


【选方】

①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支满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内猪脂如鸡子一丸则弥佳。(《肘后方》)


②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者:葵子末入乳汁等分,和服。(《圣惠方》)


③治血淋及虚劳尿血:葵子一升,水三升,取汁,日三服。(《千金方》)


④治妊娠患子淋:英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⑤治产后淋沥不通:葵子一合,朴消八分。水二升,煎八合,下消服之。(《姚僧坦集验方》)


⑥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金匮要略》葵子茯苓散)


⑦治难产,若生未得者:冬葵子一合,捣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已下,只可半升,去滓,顿服之。(《食疗本草》)


⑧治胎死腹中:葵子一升,阿胶五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千金方》)


⑨治胎死腹中,若母病欲下:牛膝三两,葵子一升。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⑩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葵菜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⑾治血痢、产痢:冬葵子为末,每服二钱,入腊茶一钱,沸汤调服,日三。(《圣惠方》)


⑿治痎疟邪热:冬葵子阴干为末,酒服二钱。(《圣惠方》)


⒀治盗汗:冬葵子三钱,水煎兑白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面上疱疮:冬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为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