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


——千斤拔(《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

土黄鸡、金鸡落地(《植物名实图考》),老鼠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岭南采药录》),吊马桩,千斤吊、钉根藜、箭根、一条根、土黄耆(《江西中医药》(10):64,1957),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牛尾荡(《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植物形态】

蔓性千斤拔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高1~2米。根系向下直伸,长1米许。幼枝有棱角,披白柔毛。叶互生;3出复叶;托叶2片,三角状,长约1厘米,具疏茸毛;叶柄长2~3厘米,被长茸毛;小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略钝,有时具小锐尖,全缘,基部在叶背边缘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长茸毛;小托叶2片,线形。花两性,腋生,短总状花序稠密;花梗长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针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长;花冠略长于萼,粉红色,旗瓣秃净,圆形,基部白色,外有纵紫纹;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龙骨瓣2片,基部浅白色,前部互相包着雌雄蕊;雄蕊10,两体,花药黄色,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荚果长8~10毫米,径约5毫米。种子2枚,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长于山坡草丛中。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湖北、贵州、江西等地.


【采集】

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

干燥根呈圆锥形,长15~30厘米,根头部较膨大。外表棕红色,有明显皮孔。皮部易剥落。商品多切成长约3~7厘米的斜片状。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

甘辛,温。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性温。"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③《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①《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②《岭南采药录》:"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


③《南宁市药物志》:"壮筋骨,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风湿筋骨痛及产后关节痛:千斤拔每次七钱至一两,同猪蹄一只,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②治慢性肾炎:千斤拔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③治咳嗽:千斤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④治跌打损伤:千斤拔七钱至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⑤治妇人白带:千斤拨七钱至一两,同猪精肉二、三两,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


⑥治黄肿:千斤拔一两,酒磨服。


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


⑧治肿毒:千斤拔,酒磨搽患处。(⑥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⑨治牙痛,牙痈:千斤拔一至二两,蜂房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处。(《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