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子


——棕榈子(《本草拾遗》)


【异名】

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采集】

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药材】

干燥果实呈肾形,长7~9毫米,短径5~7毫米。表面深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网状皱纹,有时剥落,内部较平滑,在肾形的凹陷处可见短小的果柄,或圆形的果柄残痕。质坚硬。剥去果皮及种皮后,可见两片肥厚的棕色胚乳。气无,味淡。


【化学成分】

种子壳含花白甙。


【性味】

苦,平。

①《嘉祐本草》:"平,无毒。"

②《本草蒙筌》:"味苦涩,气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苦涩,温。"


【功用主治】

《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选方】

治高血压,多梦遗精:棕树果二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