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大全


七制香附丸


【处方】

香附、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砂仁、黄芩、地黄、酸枣仁、天冬、鲜牛乳、小茴香、延胡索、茯苓、甘草、人参、山茱萸、食盐、阿胶、艾叶、艾叶炭、稻米、益母草。

【制备方法】

以上二十四味,艾叶、稻米、小茴香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鲜牛乳混合,再将食盐加入溶化后,浸拌香附,微炒,其余地黄等十八味,与上述香附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黄酒50克泛丸,干燥,即得。

【药方分析】

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可致经行腹痛等病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方中用香附和肝解郁,疏通气滞为主,配四物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阿胶、益母草以补血调经,使其行血而不伤血,延胡索化瘀止痛,使补血而不滞血。人参、茯苓、甘草、白术益气健脾;陈皮、砂仁、稻米、鲜牛乳和中止呕;小茴香、艾叶温经散寒止痛;山茱萸补肝肾,系胎元;酸枣仁,天冬镇静安神除烦,佐以黄芩既可清热除烦,同白术配用又可养血安胎。

【剂型规格】

褐黄色的水丸,每袋6克。味咸、苦。

【功能主治】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气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痛,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腹内作痛,湿寒白带。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6克。

【使用禁忌】

外感实热或阴虚发热者慎用。

【临床应用】

本药具有理气解郁,养血调经之作用,多用于治疗痛经、胁痛、郁证、妊娠恶阻等病。运用本药的基本指征为:经行腹痛,胸胁胀痛,善叹息,多疑善虑,或胸闷不舒,悲忧欲哭,妊娠呕吐,脉弦或弦细。这些指征体现了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的病机,是临床常用药。

1.痛经:月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量时多时少,伴有烦躁不安等症。

2.胁痛:表现为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脘腹胀满,饮食减少,苔薄,脉弦。

3.郁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大便失常,苔薄腻,脉弦,西医之神经官能症,见上述表现者,皆可用之。

4.恶阻:表现为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伴胸满胁痛,暖气叹息,头胀而晕,心烦口苦,舌淡,脉弦。

【贮藏】

密闭,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