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一座晋阳城,半部三晋史!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味知识

    01

      公元前506年的某天,晋国六卿之一的中军佐赵鞅(赵家宗主),坐在家里发呆,忧心忡忡!
      因为不久前,蔡国受了楚国的欺负,前来投靠晋国。
      这本来是好事。
      晋国中军元帅范鞅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卿大夫中行寅,信誓旦旦的告诉蔡昭公,让蔡国讨伐楚国的小弟沈国,等楚国出兵相救的时候,晋国就发兵教训楚国,替蔡国出气。
      结果,前几步都按剧本执行了,等楚国出兵后,晋国却不认账了,抛弃了蔡国......
      理由很简单,中行寅本来是想要点好处,但蔡昭公不懂规矩......
      这一切,赵鞅都心知肚明,就越发对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
      现在的晋国,国君晋定公就是个吉祥物,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存在 。
      军政实权都掌握在六卿手中,准确的说,掌握在一群腐败分子手中。
      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中饱私囊,对自己家族没有利益的事情是绝对不做的。
      这些腐败分子还是世袭的,轮流做庄。
      关键,六卿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至于是骂大街还是捅刀子,就看什么事了。
      赵家是经历过被灭族的,赵鞅的爷爷就是赵氏孤儿赵武。
      所以,赵鞅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历史重演。

    02

      要避免历史重演,就得自己足够强大。
      赵鞅总结了三个要点:
      要有人;
      要有地;
      要不断重复前两点。
      说干就干。
      首先,赵鞅把自家土地的亩制改大1倍多,为晋国最大。
      【在晋国,按规定,土地长宽各100步为一亩】
      ——种我赵家的土地最划算。
      同期,赵鞅找了个大鼎,把晋国刑法刻在鼎上,放置在公共场合。
      这可是个狠招。
      ——在我赵家的封地内,绝对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如此深得人心,大批大批的人群纷纷流入赵家的封地。
      但光有人还不够,还需要人才。
      赵鞅非常看重门客的质量,赵家当年多亏了门客程婴,才得以延续。
      怎么能选到正真的人才呢?
      赵鞅就带着自己的门客出去团建,乘船游玩,看着风景,喝着酒,吹着牛......
      这时,门客栾激过来添酒。
      赵鞅眼睛一转,命手下把栾激扔河里了。
      理由嘛,栾激长久以来专研吃喝玩乐,引导我做有悖德行的事。我需要的,是正真的贤能之士,再有栾激这样的,照此处理。
      门客们一看,这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啊,许多人偷偷收拾行李了......
      又过了几天,一个叫周舍的士人求见,在门口蹲了三天三夜,见不到赵鞅本人不算完。
      
      赵鞅一看,这么有性格:找我什么事?
      周舍:我没别的本事,就是能一天到晚跟着你,拿小本本记录你干的事。
      赵鞅一脸疑惑:你记下来要干嘛?
      士人:你这种有钱有势的人,经常干缺德事,我每天记录,每月总结,每年编个回忆录......
      好了好了,赵鞅恨不得踹死他,这么不给面子。
      但还是收了这个人,安排在身边工作。
      因为赵鞅明白「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的道理。
      另外,赵鞅还杀掉自己心爱的白骡,取骡肝为门客治病。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非常明显,门下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03

      有的谋士,是左膀右臂;
      有的谋士,是大脑中枢;
      还有一种谋士,是董安于。
      董安于,与赵家也颇有渊源。
      「赵盾弑其君」的那个董家先祖董狐就怼过赵家先祖。
      
      凭借才能,董安于很快成为赵鞅不可替代的首席谋士。
      有了董安于,赵鞅就开始要地了。
      历经数代变迁,赵家的封地多集中在晋国东北部,地盘不算大,地段也不好,发展潜力有限。
      公元前500年,赵鞅决定营造晋阳城,按照国都标准,打造赵家的大本营。
      
      董安于为总设计师。
      他创造性的运用了夯城墙(用木板夹着夯土筑造城墙)、铜殿柱(冶铜为柱,替代木柱修建房屋)、楛围墙(在宫廷院落的围墙里填充楛楚、荆条)三项技术,建设晋阳城。
      晋阳城不但雄伟坚固,还储备了大量战略物资,可应战时急需。
      建成之后,董安于出任晋阳城的行政长官,大力减免税负,推行法制,教化民众,使晋阳民众为成为晋国人自豪,更为成为赵家人自豪。
      赵鞅开始以晋阳为中心,打造赵家的版图。

    04

      公元前497年,赵鞅命令邯郸午(赵午)将500户卫国移民送到晋阳城去。
      倒不是赵鞅巧取豪夺。
      早在修建晋阳城时,赵鞅就发现缺人的问题,总不能建成鬼城吧!
      鼓励生育,肯定不赶趟。
      未雨绸缪,赵鞅就打起了卫国的主意,卫国进贡了500户人口,暂寄在了邯郸城。
      邯郸大夫赵午的先祖是赵穿,就是帮助赵盾弑君的那位。
      和赵家是同宗,自己人,好办事嘛!
      但赵午想的是,吃到嘴里的肉,怎么能吐出来呢?
      赵午就想了个损招,去招惹齐国,引发国际纠纷,以拖延人口迁移。
      和我玩心眼,胆儿肥了!
      赵鞅很愤怒,也没编织个罪名,走个审判程序,直接把赵午处死了。
      赵午的儿子赵稷也怒了,宣布邯郸城独立。
      赵鞅:正好,我不光要人,我还要邯郸城。
      这下,事大了。

    05

      赵午不仅是赵鞅的同宗,还是中行寅的外甥。
      中行寅一直把邯郸当做自己的地盘,敢动我的地盘!
      中行家和范家是通家之好,两家世代姻亲。
      中行寅和范吉射两个一商量,认为是个好机会,可以一举干掉赵家,瓜分地盘。
      两人找到晋定公,说:按照晋国刑法,始祸者死!这在赵鞅的鼎上刻着呢。赵鞅知法犯法,挑起邯郸事端,罪加一等。我两家愿意代替主公,讨伐赵鞅。
      吉祥物能干嘛?只会点头。
      这时候,已有内线报知赵鞅。
      董安于建议先下手为强,赵鞅不同意。
      赵鞅的法律意识很强,不能因为两家的诬陷就先动手,那样真成始祸者了。
      赵鞅决定退守晋阳城,在那儿特别有底气。
      中行寅和范吉射也不善罢甘休,一定要弄死赵鞅,分赵家的行李。
      两人率领大部队杀到晋阳城,抡起家伙就干。
      只是,他们不了解晋阳城是座怎样的城池,攻了许久也没有效果。
      三家僵持住了。
      
      这时,另外三家,智家、魏家和韩家,一看晋阳城打的火热,也开始动了心思。
      智跞、魏侈、韩不信组团来找晋定公,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中行、范、赵三家都是始祸者,都应该讨伐。
      吉祥物还是点点头。
      于是,三家率军朝中行家和范家的屁股就怼了过去。
      但没想到的是,中行家和范家的实力这么强,两头作战也扛得住。
      智魏韩三家赶紧联络赵鞅,组建同盟,一起干他们。
      赵鞅乐了,好好好,组团干他们。
      但,光说不动,坐在晋阳城上喝茶看风景。
      我这里城坚粮足,你们先打着,我歇会儿......
      六大巨头打成一片,互相还各有小心思,一时还僵持不下。
      
      晋国热闹了。
      这时,晋定公的作用就凸显了。
      晋定公毕竟是国君,他支持谁谁就是正义的一方。
      但这个道理,中行寅和范吉射不明白。
      不仅如此,两个糊涂蛋还琢磨出个歪理:晋定公已经同意我们打赵鞅,又让智魏韩来打我们,晋定公就是个搅屎棍。
      然后,忙里偷闲,踹了晋定公一脚。
      这就是找死了。
      要知道,广大晋国人民是单纯的,坚决团结在晋定公周围,根本不了解六卿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竟然敢动我们敬爱的元首,干丫的!
      于是,中行家和范家,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翻船了,仓皇逃去了朝歌。然后,又被撵到邯郸,最后,被赵鞅一脚踢到了齐国。

    06

      现在可以分赃了。
      中行家和范家的地盘被顺利瓜分。
      
      晋国剩下智、赵、魏、韩四大家族相互制衡,明争暗斗。
      此时,智氏一家独大。
      空出来的两个卿大夫的位置,中军元帅智跞推荐了两个候选人:
      一个叫范皋夷,范家的人,但与范家宗主范吉射关系不好。
      不过,范皋夷没有资格继承卿大夫的位置,于是做了无间道,害死范家宗主范吉射,企图取而代之。
      不过,随着范家的覆灭,范皋夷的价值已经比不上废旧轮胎了,拿什么来争取卿位?
      四家一致决定,按照范家人追责范皋夷,处死。
      另一个叫梁婴父,是智跞的宠臣,智跞大力支持。
      但是,赵鞅极力反对。
      因为董安于分析到,晋国内乱不止,就是卿大夫太多,政出多门。梁婴父当上卿大夫,相当于又一个中行寅。
      梁婴父也没弄成。
      梁婴父不是省油的灯,开始想办法报复。
      他对智跞说:赵鞅的势力能快速扩张,就是得益于董安于的谋划。之前智魏韩联名劝谏主公惩治始祸者,但是赵家安然无恙。应该杀掉董安于,以示惩戒。
      这个逻辑并不严谨,但智跞很受用,是个削弱赵家的好机会。
      而且他相信,魏韩两家也乐意干掉赵家,再分一次行李。

    07

      自从中行家和范家消失后,晋国剩下智、赵、魏、韩四大家族相互制衡,明争暗斗。
      赵氏宗主赵鞅的感觉很不好。
      他最担心、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智魏韩三家想要干掉赵家,再分一次行李。
      他们找的理由也很随意——之前智魏韩联名劝谏主公惩治始祸者,但是赵家安然无恙。应该杀掉董安于(赵鞅的首席谋臣),以示惩戒。
      赵鞅是不会杀掉董安于的。
      可赵家在与中行家和范家的斗争中消耗极大,已无力对抗智家。
      赵鞅就准备再回到晋阳城内固守抗争。
      但董安于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史记 赵世家》:「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
      于是,董安于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赵家的安宁。
      智家胜了,而且胜的非常漂亮!
      智赵两家也因此积怨很深。

    08

      前493年,智跞去世,智瑶继任卿位。
      一上台,就展现出强大的个人能力,惊艳了晋国。
      智瑶率领晋军,准确的说,仅带领智家军队,两次击败春秋老牌强国,齐国。
      后来又成功歼灭了北狄国家厹繇。
      要知道,攻击厹繇是非常危险的行动。
      厹繇与晋国之间隔着崇山峻岭,道路狭窄,不利于晋国战车作业,适合厹繇军队据险固守。
      只要智瑶的军队被厹繇纠缠住,按照晋国斗争的优良传统,其他三大家族就很可能会有想法,有行动……
      于是,智瑶行动前,特地造了一口大钟赠送给厹繇,说为了巩固两国传统友谊,增强互利互信。
      厹繇国王虽然感到意外,但也没想出来有什么问题。反正是白得一口钟,就派人去拉回来。
      果然是一口大钟,大到必须定制专用的大车才能拉动,必须不停拓宽、平整路面。
      厹繇国王一琢磨,为了一口钟,搭进去一条国道,不划算,下次不要了。
      但不会有下次了。
      道路修通了,来到厹繇的不只是大钟,还有智家的大军……
      非常精彩!

    09

      这么厉害的人,是死对头,这日子怎么过啊?
      赵鞅认为,凭借自己的老奸巨猾,暂时可以与智瑶周旋一二,但自己年纪大了,儿子们资质能力不足以制衡智瑶,恐怕……
      赵鞅找到张孟谈商议。
      自从董安于死后,张孟谈成了赵家首席谋士。
      张孟谈明白赵鞅的焦虑,他也有自己的答案,但没有说。
      因为他不想参与赵家的家事,特别是涉及继承人的。
      于是张孟谈推荐了一个人,姑布子卿。
      就是找了个看面相的,据说非常准。
      不管信不信,总是个办法,赵鞅还是请来了姑布子卿。
      赵鞅把儿子们都叫来,让姑布子卿看。
      看完了,姑布子卿把所有的评价总结成一个动作,摇头。
      这个结果与赵鞅自己的判断很一致。
      就在惆怅之际,张孟谈提醒姑布子卿,赵府有没有让先生眼前一亮的人选?
      姑布子卿回忆了一下,见到的人不多,进来的时候,前院有个小伙子,额宽眼明,器宇轩昂……可惜是个搬柴火的杂役。
      「去把那个小伙子叫来!」张孟谈命令到。
      
      有赵鞅在场,张孟谈直接下命令,非常不合适。
      但赵鞅此刻没心情理会这些。
      小伙子来了,很陌生,但赵鞅感觉见过。
      「主公,这是赵无恤啊!」 张孟谈提醒到。
      赵无恤?
      赵鞅想了半天,哦,是我儿子啊!
      赵无恤确实是赵鞅的儿子,他母亲是赵府的仆人。
      曾经,赵鞅凭借主人的身份对他的母亲耍流氓,就有了赵无恤。
      但一直没给任何名分。
      赵无恤只能是个野种的待遇。
      所以赵鞅给儿子们看相,他都没有资格。
      姑布子卿径直走到赵无恤面前仔细端详,然后眉开眼笑的评价到:
      「此真将军矣!」
      从此,赵鞅给予赵无恤正常儿子的待遇,上调了吃穿用的等级,发放足额的零花钱,也不用干杂役了。
      但也仅此而已。
      赵鞅这种老狐狸,是不可能轻易相信别人的。

    10

      他还要考察。
      赵鞅发给每个儿子一个竹简,上面刻着赵氏家训,也没说干什么。
      一年之后,某天突击检查,问,竹简上刻的什么内容。
      只有赵无恤知道,并且全篇背诵。
      而且,还从袖子里拿出了竹简。
      赵鞅很满意!
      一天,赵鞅又把儿子们叫来,说自己在常山上藏了个宝贝,没说是啥,但谁找到就归谁了。
      常山,大致就是今天的北岳恒山,南边是晋国赵家的地盘,北边是个北狄国家,代国。
      儿子们陆陆续续回来了,主要分两类:
      一种是什么也没找到,一通牢骚抱怨;
      一种是多少带了点东西,奇石、怪鸟、树根什么的,还有带了野生的柿子,说能延年益寿,换来赵鞅的尬笑。
      赵无恤回来了,说自己找到了宝贝——代马。
      代马是代国的特产,负重能力和机动能力远超中原的马种,而且没有Bug。
      赵鞅很欣慰,这小子是可以和智瑶抗衡的,果断改立赵无恤为赵家继承人,史称赵襄子。
      
      后来,赵鞅快要鞠躬尽瘁的时候,请来自己的姐夫代国国王,顺便把他也一起埋了。
      代马也就被COPY到赵家了。

    11

      智瑶不断试探和挑衅其他三大家族,感觉他们都很怂,不敢也不会对抗自己。
      就决定搞个大事情。
      智瑶派人通知其他三家,说晋国国君已经穷的叮当响了,连奶妈都雇不起了。
      他决定四大家族每家出1万户贡献给国君,补贴家用。
      智家再多出点力,替国君管理起来。
      说白了,你们三家各给我1万户,连人带地,赶紧的。
      魏家和韩家都给了,他们确实不敢反抗智瑶。
      赵无恤不一样,他不是怂,是一直在忍。
      
      这次不能忍了。
      这回智瑶要的是人口和土地,是真金白银啊。
      如果开了缝,后面肯定是个无底洞,国君还要改善生活,还有他二大爷和三舅姥爷……
      赵无恤严正声明:赵家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然后通知全家戒备,准备和智瑶死磕。
      张孟谈提醒到,这是在首都新绛,赵家没有优势,智瑶如果用国君(晋出公)造舆论,赵家会很被动。建议退守晋阳!
      对!晋阳城!
      这是父亲(赵鞅)为赵家营造的根据地,当年也是在晋阳抵挡住了中行家和范家的攻击,转危为安。
      在智瑶动手前,赵无恤组织全家有序退到晋阳城。
      然后……傻眼了!

    12

      打仗需要什么?
      赵无恤在晋阳看到的是,空空的粮仓和军械库,普普通通的城墙,和一群欢歌笑语的人。
      这仗怎么打?
      这不是传说中的晋阳城。
      赵无恤激动的抓着张孟谈的手:「老张,这几年晋阳城的建设经费,都被你们吃回扣了吧?」
      张孟谈却胸有成竹:主公莫慌,先踏踏实实睡几觉,调调时差,五日之后,请主公巡视。
      就是剁碎了张孟谈,也顶多吃顿饺子。
      这么多年了,再信他一回。
      赵无恤当时是这么想的。
      果然,五日之后,晋阳城城墙加厚数尺,无比坚固;粮食满仓,军械满库;人民甲胄齐备,积极入伍,兵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各处都在拆房梁、融铜柱,制备弓箭。
      张孟谈解释到,晋阳城最厉害的是人心。
      在董安于及后继者多年的治理下,晋阳民众感念赵家恩德,与赵家荣辱与共。
      晋阳城的仓库是有限的,老百姓的家藏是无限的,将所有物资都藏着老百姓家中,只要晋阳人还在,晋阳城就在,赵家就在!
      赵无恤激动的抓着张孟谈的手:「老张,走,喝两盅去!」

    13

      智瑶终于来了。
      当初听到赵无恤退守晋阳,智瑶不仅没有阻拦,还有些高兴。
      因为这样,就有合理的理由打赵家了。
      智瑶是带着魏家和韩家一起来的,他不想在后方留有隐患,他也想威慑魏家和韩家,让他们看着赵家的覆灭……
      智瑶很自信,来到晋阳城外,就布置攻城。
      要么三家一起攻,要么三家轮着攻,要么白天明打,要么夜里暗战,要么强攻,要么偷袭……
      总之,能想到办法都用了。
      可晋阳城就像个铁王八壳,巍然不动。
      智瑶也不担心,他了解晋阳城,意料之中的。
      然后下令,包围晋阳城,困死赵无恤。
      这一围,就是三年。
      三家联军都学会晋阳话了,巡逻的时候还和城上的守军打招呼,但晋阳城还是晋阳城。
      魏家和韩家快疯掉了,三年了,家里都长野草了。
      特别是最近,经常下雨,军营泥泞不堪,衣服都晒不干,一股馊味……
      突然有一天,智瑶命令,全军移营到晋水南岸。
      三军很高兴,城里的赵家也很高兴,那是三军回家的方向。
      但是大家都错了。
      到了南岸,智瑶开始搞水利工程,决开晋水北岸。
      看着奔涌的晋水灌入了晋阳城,智瑶得意的笑了。
      自从放弃强攻之后,智瑶一直在等机会,直到最近,连续的大雨使晋水水位暴涨,而晋阳正好处在地势较低的晋水北岸,所以……
      三天之后,晋阳城受不了了。
      据《史记》记载,「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14

      智瑶相信,这一切很快结束了。
      赵无恤也感到了绝望,他准备放手一搏,来个痛快。
      关键时候,张孟谈再次劝住了他,分析到:
      赵家即将覆灭,唇亡齿寒,魏家和韩家必定有所忌惮。
      智瑶水淹晋阳虽然厉害,但却是把双刃剑,魏家大本营安邑旁边有汾水,韩家根据地阳翟附近有绛水,他们可以撑几天呢?
      张孟谈建议,在一搏之前,自己出城去游说魏韩。
      夜里,在赵无恤无限期待中,张孟谈悄悄出城了。
      回来后,赵无恤只记住了一句话:明天午夜,共同举事。
      这就够了!
      第二天晚上,赵无恤召集一切可以调动的军队,全军出击,乘船,直扑智军大营。
      赵无恤发现,全程水路畅通。
      因为过了晋水,也是汪洋一片。
      原来,魏家韩家按照约定,乘夜偷偷转移了部队,并决开晋水南岸。
      智家的军队现在全成了鱼虾,在水中扑腾,并遭受三家军队的屠戮。
      
      智瑶的心态崩了。
      他不理解魏韩两家会背叛他,他不接受赵家可以起死回生,他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他感到难以忍受的屈辱,拔剑自杀了……
      赵无恤也没有放过智瑶,把智瑶的头骨做成酒器,宣泄自己的愤恨。
      智家就此覆灭。
      赵魏韩,瓜分了智家地盘,并相互交换封地,使各自的领地连成一片,形成三个完整独立的国中国。
      晋国,完全成为一种概念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三家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瓜分的一干二净。
      至此,赵、魏、韩三国被合称为「三晋」。

    15

      赵无恤将晋阳定为赵家都城。
      ......
      到了宋太宗时期,北汉长期占据晋阳城对抗宋朝,恶心了赵二好久。
      赵二认为晋阳城有王气存在,不利于大宋统治,于是在拿下晋阳城后,水烧火灌......
      从此,就只有书中的晋阳城了。


    转载请注明:趣知识 (quzhishi.com)


    » 微历史:中国部分高校更名史!
    » 微历史:北约是啥?和俄罗斯有啥恩怨?
    » 微历史:八九十年代的人贩子有多猖狂?
    » 微历史15则:抗战时为日寇效力的汉奸有多少?
    » 微历史:历史上侵略过中国的国家!
    » 微历史12则:有趣的历史巧合……
    » 微历史:一座晋阳城,半部三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