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离职后,能躺平吗?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味知识



    为什么古人就可以
    潇洒辞职,归隐田园?


    古人辞职可不像
    你想得那么简单

    普通老百姓
    能满足温饱就已经很难了
    「辞职」是官员的特权

    在古代「学而优则仕」
    为了走上仕途十年寒窗苦读
    背负着全家老小的期望

    所以古人辞职的心理压力
    可比现代人大多了



    那辞官不做是为什么呢?

    多是看不惯官场的黑暗
    无法和光同尘

    或者仕途受阻
    被人陷害算计,混不下去了

    也有人是因为不堪压力与疲惫
    渴望自由身



    看起来他们的荷包不是问题?

    捐个官做的
    通常不会辞官
    辞官也不愁生计



    大部分通过科考
    走入仕途的都是读书人

    所以辞官后
    很多会回乡当老师、办私塾
    还能得到乡里补贴



    就是现在的补习班老师吗?

    也有靠手艺谋生的
    郑板桥辞官后就在扬州卖画
    还与另外七位艺术家并称「扬州八怪」
    开创了扬州画派



    不过
    大艺术家一般人可比不了

    一组辞职名人小盘点

    相比之下
    袁枚是靠商业经营

    他买下一片荒地,改建为随园
    将田地租赁给 13 户人家,收取地租
    还免费开放供人参观
    有了人流就开了家餐厅



    其实,有这种商业头脑
    他根本不需要上班啊!

    袁枚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子属性
    给各方名人写应酬文章
    给豪门贵族写墓志铭,稿费也不少赚



    这在古代,叫润笔费
    也是读书人的一种收入来源

    有才华,亲友对你都不一般
    才华果然是立身之本

    比如李白,他自小家境殷实
    中年略有穷顿,两次入赘宰相门第
    还有汪伦等好友的不断资助



    难怪「千金散尽还复来」

    几度辞官的杜甫
    晚年自称「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高适等友人的资助艰苦度日

    甚至盖房子、买绵竹都要靠写诗
    向亲友众筹资金



    隐居鼻祖陶渊明五次辞官
    靠着积蓄购买农田和工具
    自己耕种,养蚕织布



    不过他喜欢喝酒
    还得靠蹭朋友的才能喝上
    生活过得相当拮据



    你呢?还想辞职不?
    赶紧看看通讯录里
    有几个朋友愿意资助你?

    盘算下你可以
    走上面哪几条路补充荷包?



    - END -


    » 更多 职场冷知识 历史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