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猝死中最多的
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

冷知识专辑,趣味知识专辑




    1 - 猝死

    医学上对猝死有明确的定义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短时间内死亡

    在猝死的病例中
    一半以上都是心源性猝死
    其中,又以冠心病为主要病因



    普通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猝死的人都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但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猝死最多的,反而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

    为什么猝死中最多的
    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
    「看起来正常」并不等于「健康」
    而是「病症较轻,不影响生活」



    医学界很早
    就注意到这一点了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在 30,952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一半以上是医学评定上的中低危人群

    而且,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
    低危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宠儿』

    zcr-cud5
    源:中国循环杂志,2021,36(09):852-857.

    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与猝死的机制有关

    2 - 猝死的机制

    猝死是如何发生的?

    人活着,心脏就要跳动
    而心脏的正常运转
    全依靠血管输送血液



    随着人体摄入
    高脂肪、高糖、高钠食物
    血液中胆固醇等物质增多
    逐渐在血管内形成斑块
    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据调查显示,30 岁以上人群
    50% 都有动脉粥样硬化
    当年龄在 60 岁以上时
    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80%



    一旦斑块破裂
    血栓会像火山爆发一样
    堵塞管道,导致突发缺血



    这时,猝死就发生了!



    遗憾的是
    医学检查也无法预测猝死

    无论是体检、冠脉 CT
    还是其他更高级的检查
    最多能检测出易损斑块的存在

    但斑块什么时候会破裂?
    谁也不知道



    学者在尸检时发现
    无症状斑块破裂在猝死中广泛存在

    在猝死前
    约一半的人没有任何症状
    更无从谈起自救




    除了身体本身的病变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也很重要

    内环境的不稳定
    主要指自主神经的不稳定

    具体表现为:
    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迷走神经功能的低下



    学者对 5516名 猝死病例进行分析
    发现——情绪激动、劳累
    是影响内环境的重要因素



    情绪激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导致心律不齐或心肌缺血
    继而诱发心源性猝死




    过度的劳累、压力
    则会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使其不能有效调节心率




    生气、劳累就像一条导火索
    如果还患有心血管疾病
    那一旦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势必会引爆整个身体!



    猝死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
    情绪、疲劳等偶然因素
    也会成为猝死的导火线

    加上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
    早发、低危人群更容易忽视病症
    都使猝死找上了
    这些看似很正常的人



    3 - 如何预防猝死?

    首先
    猝死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


    只是猝死的危害性太大
    大家才会格外注重这个问题

    像前面提到的动脉粥样硬化
    其中仅有 8% 的人会得冠心病



    其次
    猝死的重点在预防


    猝死一旦发生
    只有 1% 的概率能死里逃生

    所以,如何防止猝死找上门来
    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猝死无法预测
    甚至多半的人猝死前毫无征兆
    但猝死与多个指标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健康饮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戒烟戒酒,减少对血管、心肺的伤害
    适度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警惕肥胖和三高


    最后
    警惕身体的求救信号!


    身体一旦不舒服要及时就医
    在猝死前的几天至几小时内
    部分人会感到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
    绝对不能心存侥幸,不以为然
    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 END -


    » 更多 猝死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