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以为正常的行为,其实是创伤反应!

冷知识专辑,趣知识专辑

    1. 冻结创伤反应

      当有人对我大声咆哮,我似乎失去了会说话的能力。就像被定格的石像,脑中或许有话想说,但是我的嘴好像被粘上了一样,四肢也感觉动不了。
      通常在此时,对方的情绪会更为激动,他们可能会更大声吼到:「你说话啊!」

    2. 灾难化思维

      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将事情的后果灾难化,甚至对将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灾难化思维会把不良后果放大,把本来可以应付的后果想象成了灾难,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小题大做」,把小问题看成大灾难,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模式。

    3.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过往的生活经验多是失败的,多次的失败经验带来的挫败感促使他们逐渐形成特定的消极思维认识,从而自尊心更强、更敏感、更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遇到困境时更容易放弃尝试,自暴自弃,对成功的渴望远小于对失败的恐惧。

    4. 持续性冒名顶替综合征

      TA 无法相信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已有的成绩,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个人魅力或是人际关系,成功不会让 TA 更自信,反而会产生自我怀疑,加剧对失败的恐惧。

    5. 回避型人格

      会反复推开自己最爱的人。
      内心渴望一段亲密而长久的关系,但当真正的恰逢其时遇到了这样的机会和这样的恋人时,他们又往往很难真正敞开心扉进入这段关系,保持自身强烈的戒备感和疏远感。以免受到伤害。

    6. 习惯性道歉

      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老是先和别人说对不起,即使责任并不在 TA 身上。就算对方说了没事,不用再说对不起的时候,TA 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不停地说对不起。
      习惯性道歉往往会让潜意识一出问题就觉得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怀疑自己,不尊重自己。

    7. 讨好型人格

      在社交中,会忽略自己的需求;为了迎合对方,不断委屈自己。
      在感情里,会忽略自己的生理需要;哪怕很期待,也会被对方影响,想说的话藏在心里。
      在家庭中,照顾到了每一个家人,唯独忽略了自己。

    8. 过度的独立

      过度独立可能源于缺爱。
      早年间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他们可能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得不到回应,或者在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时候被忽视,藏在缺爱的阴影里。
      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封闭自己,过早地表现出独立,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容易导致人封闭自己以独立作为防御机制。

      - END -


    » 更多 行为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