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冬至,据说比「过年」还热闹!

冷知识专辑,趣味知识专辑

      对古人来说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农事有关
      更与衣食住行
      以及对生命的把握
      对自然的思考有关

      它是先人们仔细体味
      一年中每一天的冷暖阴睛
      草木衰荣等变化
      总结的一本「答案之书」

      别眨眼
      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
      体验最原汁原味的「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
      第二十二个节气
      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各地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太阳黄经达 270° 时为冬至
      于每年公历 12 月 21~23 日交节

      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初升。古人认为,从这天算起,九天为一个阶段,数过九九八十一天,就能从寒冷走向温暖。每当逢「九」,文人雅士们便相约小聚,吟诗作画或对雪酌杯。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意味着「团圆」「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北方许多地区,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古人把冬至看作冬季的大节日,是「大吉之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这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祭祖后,还会给家中长辈送上鞋袜,叫冬至「履长」,有着为长辈添寿的意思。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起进入数九寒天,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迎来最寒冷的阶段。古人也将冬至作为自然年的岁首,远行的人在这一天纷纷归家。此时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养好身体会影响整年的健康状态,饮食起居都要以「暖」为先

    1. 衣

      护好身体的阳气,及时增减衣服,不能过热也不能受凉,始终保持身体温暖的最佳状态。因为穿着过热可能会出汗,湿气寒气交叠更加伤身。
      穿衣要护好头颈、胸腹部、后背和脚踝。口鼻是冷空气进入身体的通道之一,冬季出门可以戴上口罩。

    2. 食

      冬季是为健康做「储蓄」的最好季节,进补以御寒、温补为主,可给身体补充能量。
      适当多吃些温补类食物,如牛肉、羊肉、鲍鱼等,但易上火、过敏等人群,以及皮肤病患者、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的人遵医嘱尽量少吃。还可吃些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薏米、大枣等,不仅能为身体御寒,还可增强体质。

    3. 饮

      隆冬时节,自然界阳气不足。中医认为,阳气的发源地在肾,肾藏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此时不妨来一杯干姜枸杞茶
      干姜、枸杞各 10 克,加水 500 毫升,煮沸 10 分钟即可饮用。搭配几朵菊花,可避免上火。此方可缓解由肾阳虚衰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症。

    4. 养

      冬至时节,机体阳气不足,人就容易犯困,而阳气根于肾。取肾经的背俞穴——肾俞。


      ① 取穴方法

      两髂前上棘连线跟后正中线,交点为第四腰椎,向上数两个椎体即为第二腰椎;
      第二腰椎棘突旁开 1.5 寸即为肾俞,两边各一。

      ② 揉按方法

      以两掌搭在腰部,拇指垂直向下,渗透进肌肉缝隙揉按;
      此处肌肉丰厚,需大力渗透,还可借助牛角木力度更渗透;

      虚寒者可配合艾灸温阳效果更佳,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寒冬季节里阳光好的时候,可去户外晒晒后背、散步跑步。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使自身产生热量,进而温暖全身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身体自然也暖和了。

      临窗数九
      一夜冬花入梦
      跨过最长的夜
      一切向阳而生


      - END -

    » 更多 冬天冷知识 节气冷知识 冬至